国产麻豆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密入口-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国产麻豆精品hdvideoss-国产麻豆精品

您好!歡迎訪問德爾塔儀器官方網站
應用解決方案

銷售熱線

0769-83110798

德爾塔郵箱

gaoshengkeji@163.com

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在冰箱保鮮中的研究應用
發表時間:2018-07-25 8:33:53

1、引言


目前冰箱中應用的除味技術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1]。

(1)掩蓋式除味:此類除味技術主要成分為芳香劑,通常以芳香劑單獨存在或加載于載體上的方式加工而成。在使用過程中,芳香劑揮發,對臭味進行掩蓋,芳香味揮發速度快,當其耗盡時,不再起到掩蓋氣味的作用,因此使用壽命有限,而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異味問題。

(2)物理消臭式除味:在冰箱中主要通過固體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將臭味氣體吸附,達到去除有害氣體的效果。主要有粘土礦物類除味劑、沸石類除味劑及其他多空類除味劑。

(3)生物式抗菌除味:主要通過抗菌活性成分如茶多酚、酮類等殺滅細菌以達到除臭的效果。

(4)化學式抗菌除味:光觸媒抗菌除味和臭氧氧化抗菌除味技術。光觸媒抗菌除味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能量被激發,可分解異味氣體,缺點是需要紫外線的作用才能夠發揮良好的抗菌除味性能[2]。臭氧氧化抗菌除味是通過臭味分子氧化,從而達到除臭的目的, 但過量的臭氧對人體有害。因此不適用于家用冰箱[3]。

1.jpg

鑒于傳統的除味技術存在壽命短、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我們研發了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可在常溫下分解異味氣體,同時本身具有抗菌性能。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具有以下優點:①模塊風阻較小,不會影響在冰箱中的整機性能。②使用溫區較廣,可在-30℃~120℃溫度范圍內能正常工作,無需任何附加條件。③不需要再生,使用壽命較長。④安全無毒。⑤耐霉變、耐熱耐寒、耐腐蝕。⑥采用氧化分解的方式分解有害物質,發生飽和吸附現象和二次污染[4]。


本文旨在研究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的抗菌及除異味效果,為后期進一步開發冰箱冷觸媒保鮮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2、試驗方法


2.1 抗菌試驗方法

2.1.1 試驗菌株

試驗所用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菌種編號:ATCC6538)和大腸桿菌(菌種編號:8099)。

2.1.2 試驗方法

依據GB 21551.2-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的“附錄B 抗細菌性能試驗方法(吸收法)及效果評價”。

2.1.3 試驗冰箱

晶弘冰箱BCD-580WIPDCL。

2.1.4 抗菌樣品

冷觸媒抗菌除味塊。

2.jpg

2.2 除異味試驗方法

2.2.1 試驗樣品

在待測箱體冷藏室門體上打兩個采集孔,用于發生和采集待測氣體。開孔方式如下:橫向三等分處分別打兩個直徑1.6cm的采樣孔。

2.2.2 試驗環境

待測冰箱內膽環境溫度-25℃~5℃,箱體內相對濕度≥60%。

2.2.3 實驗步驟

待測冰箱的門應封閉嚴密。在正常運轉的抗菌電冰箱密封箱體中,送入初始濃度為2mg/m3~12mg/m3的甲硫醇C1,2h后檢驗甲硫醇的殘留濃度C2。

2.2.4 采樣和濃度計算

氣體分解率按下式計算:

A=(C1-C2)/C1×100%

式中:A—甲硫醇分解率;

C1—試驗開始時甲硫醇氣體濃度,單位為mg/m3;

C2—試驗結束時甲硫醇氣體濃度,單位為mg/m3。


2.3 檢測設備

超凈工作臺,生化培養箱,滅菌鍋、氣相色譜儀。


3、試驗結論


3.1 冷觸媒抗菌機理

冷觸媒中的金屬離子與細菌蛋白酶中的巰基發生反應,蛋白酶喪失巰基后失迅速失去活性,細菌無法進行分裂繁殖而被殺滅。當細菌被殺滅后,金屬離子可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復起到殺菌作用,因此抗菌效果可持久有效。


3.2 食源性致病菌的種類

可引起肉類腐敗的細菌常見為腐敗芽孢桿菌。引起新鮮水果和蔬菜變質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和少數細菌。冰箱的低溫狀態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并不能殺滅微生物。冰箱冷藏室內常見的細菌的主要種類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黃曲霉菌等[5]。


3.3 抗菌試驗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冷觸媒抗菌除味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除菌率>99.99%,顯示出較好的抗菌性能。

3.png

3.4 冷觸媒除異味實驗結果

由表2可知,將冷觸媒抗菌除味塊安裝在BCD-

580WIPDCL安裝在冰箱冷藏室,在冰箱冷藏室注入初始濃

度為2~12mg/m3甲硫醇和三甲胺氣體,2小時后分解率分別

為92%和90.48%,滿足國標要求。

4.png

3.5 冰箱內異味成分以及來源

冰箱內的異味主要來源于食品中蛋白質腐敗而產生的胺類、氨類及低級脂肪酸被氧化產生的不愉快的氣味。冰箱內的異味成分主要來源于以下兩種:

第一類是由于脂肪氧化產生的異味成分主要有醛類、酮類、低分子脂肪酸、醇類、酯類。第二類是由蛋白質產生的異味成分主要有甲硫醇、三甲胺、氨、硫化氫吲哚。腐敗過程中生成的胺類通過細菌的胺氧化酶被分解,分解生成NH3、CO2和H2O。魚類、肉類中的三甲胺氧化物可被細菌的三甲胺氧化還原酶還原生成三甲胺。


4、結論


本文對冷觸媒抗菌除味的原理、冰箱內常見異味的來源以及冷觸媒抗菌除味技術在冰箱除異味、抗菌方面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在冰箱內部安裝冷觸媒抗菌除味塊能夠有效的去除冰箱內存在的異味以及食源性致病菌,在冰箱抗菌除味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后期對于冰箱內冷觸媒抗菌除味塊的裝配方式以及冷觸媒抗菌除味塊的最佳有效作用時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丁浩. 電冰箱除味劑產品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 沈錫安,梁延鐵.“光觸媒”抗菌鎳金屬網在中央空調上的應用.

[3] 唐啟慶. 家用電冰箱最新技術探討.

[4] 劉賢明. 低溫低吸附除臭觸媒技術及其在科龍空調器的應用.

[5] 崔偉. 長嶺保健電冰箱中的健康新技術. 家電科技,2000:36-38.

[6] 張琦. 大氣壓等離子體殺菌技術研究. 長春理工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