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4月1日,國家標準委網站發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知》。2019年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共計507項,其中制定294項、修訂213項,推薦性標準506項、指導性技術文件1項。
體育場地與設施類共有8項標準計劃,包括:
《滑雪場地防護墊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滑雪場 滑雪道 安全防護規范》
《滑雪場所的運行和管理規范》
《滑雪場地安全網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 第8部分:運動冰場》
《仿真冰場通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體育場館LED顯示屏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
《體育場所等級的劃分 第2部分:健身房星級的劃分及評定》
以下是項目匯總表: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到滑雪場地和運動冰場的標準共有6項,冰雪運動場館的建設離不開標準的支撐,這也充分體現出國家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就在3月31日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這預示著我國冰雪運動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啟。
《意見》確定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展主要目標
《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從全力推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備戰工作,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同時明確了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展的主要目標。
《意見》指出,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在推廣冰雪運動方面取得不小成績,但與世界冰雪強國相比,仍存在競技水平不高、群眾參與面不廣、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發展任務艱巨繁重。
我國冰雪運動發展主要目標:
●力爭到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參與人數大幅增加,冰雪運動影響力更加廣泛。
●冰雪運動競技水平明顯提高,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實現全項目參賽,冰上項目上臺階、雪上項目有突破,取得我國冬奧會參賽史上最好成績。
●冰雪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明顯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日益完備。
實行跨界跨項選材 探索國家隊多種組建模式
《意見》指出,要全力推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備戰工作。深化備戰體制改革。推進全國性單項冰雪運動協會改革,更好發揮協會作用。實行跨界跨項選材,打通冰雪運動項目和其他運動項目后備人才培養渠道。探索國家隊多種組建模式,深化國家隊訓練和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扁平化管理,完善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的選拔程序,提高備戰工作效率。改革冰雪賽事管理體制,發揮好綜合性運動會導向作用,調動軍地參與備戰、發展冰雪運動的積極性。
在加強備戰保障工作方面,意見指出要大力推進“科技冬奧”重點攻關,推動開通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訓練備戰器材及建設工程采購“綠色通道”,優化采購程序、提升采購效率,提高醫療康復、技戰術訓練、器材裝備等方面的備戰水平。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承擔訓練保障任務,加強國家隊訓練場地設施建設,加快組建復合型訓練保障團隊。深入細致做好國家隊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切實增強廣大運動員、教練員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健全激勵機制,研究制定符合冰雪運動特點的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退役安置等方面政策,保障運動員、教練員及相關人員待遇,充分調動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及相關人員備戰積極性,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
《意見》提出要密切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冰雪運動國際組織、冰雪強國體育部門的合作交流。把握國際冰雪運動發展趨勢,研究賽事規則和規程,有序組織運動員赴國外高水平冰雪運動基地訓練和參加各類冰雪運動單項國際賽事,邀請國外優秀運動員、教練員來華參賽、執教。大力培養冰雪運動國際級裁判和運營管理國際化人才。
此外,《意見》提出嚴格賽風賽紀要求。強化政治擔當,以最大決心,用最嚴措施,堅決落實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責任制,堅持對興奮劑問題零容忍,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得像冰雪一樣純潔無瑕。
3月21日,在日本埼玉舉行的2019年花樣滑冰世界錦標賽雙人滑比賽中,中國選手隋文靜/韓聰獲得冠軍。
有條件的城市公園建設 冬季臨時性戶外群眾冰雪設施
《意見》指出,要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健全群眾冰雪組織。充分發揮各級體育總會、冰雪運動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作用,組織和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冰雪運動。擴大冰雪運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冰雪運動培訓機構。
《意見》提出要建設群眾冰雪設施。支持各地結合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社會需求等因素,加強公共滑冰館、室外滑冰場、滑雪場、綜合性冰雪運動中心等場地場所建設,并配建無障礙設施。鼓勵在有條件的城市公園或利用其他現有設施、場地,建設冬季臨時性戶外群眾冰雪設施,同步做好安全保障。支持社會力量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場館。
在豐富群眾冰雪活動方面,要大力開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進部隊、進廠礦、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鼓勵各地依托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發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冰雪健身項目,推廣民族民俗冰雪項目。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業余冰雪賽事,著力打造群眾性冰雪精品賽事。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推動冰雪運動向四季拓展,努力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同時還要加強冰雪運動宣傳。積極開展冰雪運動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特別是新媒體作用,辦好冰雪運動節目和專欄,組織創作一批冰雪題材影視作品,加強對冰雪運動知識、冰雪賽事活動的宣傳,傳播冰雪運動正能量。
推動中小學將冰雪運動教育 納入體育課教學內容
《意見》指出,要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舉辦青少年冰雪賽事。鼓勵開展以冰雪運動為主題的冬令營活動,建立健全冰雪項目U系列賽事體系,組織全國青少年冰雪賽事。加強青少年冰雪運動相關組織建設,為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提供更好的培訓和指導。
發展校園冰雪運動。推動全國中小學校將冰雪運動知識教育納入學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制定并實施冰雪運動教學計劃。鼓勵中小學校采購使用安全系數高、訓練效果好的普及型冰雪裝備,與冰雪場館或冰雪俱樂部合作,促進青少年冰雪運動普及發展。鼓勵高等學校組建高水平冰雪運動隊,構建“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冬季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高等學校高水平冰雪運動隊+冰雪運動試點縣(區)”協同推進的校園冰雪運動新格局。制定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積極引導學校、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冰雪運動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多元化培養模式。
興建一批復合型 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運動中心
《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建立一批產業規模較大的冰雪產業集聚區,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冰雪產業企業,興建一批復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運動中心。
《意見》指出,要優化冰雪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冰雪健身休閑產業,推動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提供多樣化產品和服務。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制定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建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對接、資源整合。支持企業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冰雪運動產品。
此外,要拓展冰雪競賽表演市場。有序申辦和舉辦冰雪運動國際高水平專業賽事。圍繞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單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觀賞性強的冰雪運動,支持社會力量打造精品賽事和活動。支持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手段在冰雪賽事直播和轉播中的應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