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密入口-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国产麻豆精品hdvideoss-国产麻豆精品

您好!歡迎訪問德爾塔儀器官方網站
應用解決方案

銷售熱線

0769-83110798

德爾塔郵箱

gaoshengkeji@163.com

64批次不合格口罩:超七成涉過濾效率問題,霾麗凈、華康等上榜
發表時間:2020-03-03 11:3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產品一度脫銷,假冒口罩肆虐不止,正規口罩質量如何?


南都鑒定評測實驗室梳理了近五年全國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官網可查的口罩抽檢數據,來觀測近年來口罩產品的整體質量情況。

數據顯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至少檢出不合格非醫用口罩類產品64批次,超兩成產自浙江。其中,43批次為日常防護口罩。過濾效率、標識、防護效果為不合格的三大主因,涉及品牌有霾麗凈、一護、華康等。

日常防護口罩產品

近五年有43批次不合格

廣檢集團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測試中心(廣東)主任王向欽此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口罩種類簡單來講可分為醫用類口罩和非醫用類口罩,非醫用類口罩按使用場所不同又分為工業防塵口罩、日常防護口罩。其中,工業類防塵口罩,例如常說的KN95口罩,主要用于防護各類顆粒物吸入的工作場所;日常防護口罩如常見的PM2.5口罩等。

抽檢數據顯示,不合格的64批次非醫用類口罩產品中,43批次為日常防護口罩,21批次為工業防塵口罩。南都記者觀察到,43批次不合格日常防護口罩中含有棉質、紗布、女士口罩多種款式,部分產品標稱還含有“時尚”字樣,如輕時尚便攜口罩、時尚型防曬口罩等。


21批次不合格工業防塵口罩中,含有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歐式杯型防塵口罩、PM2.5抗菌防霾口罩(帶呼吸閥)、3D硅膠折疊防顆粒物口罩、小圣霧空專業成人防護口罩等多種產品。

KN口罩僅測試顆粒物過濾效率

未對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濕性進行測試

據了解,不同類型的口罩遵循不同的標準,對于非醫用類口罩,主要有GB2626-2019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T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等。

KN類口罩對應GB2626-2019標準,其只適用于過濾非油性顆粒物,包括KN90(≥90%),KN95(≥95%),KN100(≥99.97%)三個級別,KN后的數字指過濾效率水平,數值越高過濾效果越好。值得注意的是,KN口罩僅測試顆粒物過濾效率,未對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濕性進行測試,因此,這類口罩短時間使用可以阻擋病毒,但不能用于接觸可能有噴濺患者或長時間接觸患者。

GB/T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中根據過濾效率分為三個級別,口罩的防護效果由高到低分為A、B、C、D級,當口罩防護效果級別為A級,過濾效率應達到Ⅱ級及以上;當口罩防護效果級別為B、C、D級,過濾效率應達到Ⅲ級及以上。


中國口罩主要標準及適用范圍,圖源自《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超七成不合格口罩

涉及過濾效率問題

工業防塵口罩、日常防護口罩等是平日使用頻率較多的口罩產品,其過濾效率、防護效果等是這些口罩產品質量的核心。抽檢數據顯示,64批次不合格口罩產品中,過濾效率、標識、防護效果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46批次不合格口罩涉及過濾效率問題,約占71%;標識、防護效果不達標的批次數分別為23批次以及20批次。


據了解,口罩的過濾效率是體現口罩過濾材料濾除細小顆粒物能力的重要指標。通過外觀無法判斷,很多口罩又薄又輕,但其過濾效率卻很高,而有些口罩如某些紗布口罩很厚,但是其過濾效率卻并不理想。

對于防護效果,口罩防護性能越高,呼吸阻力就越大,佩戴者需要費更多的力來實現氣體交換,因此對舒適性能的影響也就越大。隨著使用時間增加,當吸氣阻力過大時,人會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癥狀。

霾麗凈、一護、華康等品牌

均有2批次口罩上過黑榜

根據抽檢數據,64批次不合格口罩產品中,除部分未標注品牌或品牌不詳外,有38家品牌被點名。多家品牌如霾麗凈、一護、華康、左左女、GMM等,均涉及2批次口罩不合格;保為康、惠友、優至、耐斯安等有1批次不合格。


其中,一護口罩生產商山東國業防護科技有限公司,2批次不合格均為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霾麗凈生產商為義務盛琪日用品有限公司,其2批次不合格口罩均為一次性口罩,GMM口罩則由閔世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委托蘇州樂天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生產,2批次不合格口罩均為防護口罩。

從口罩生產商來看,近五年被檢不合格口罩生產企業中,杭州絕塵士科技有限公司被點次數最多,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共3次被點名。山東國業防護科技有限公司、青島蘭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千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潛江市江赫醫用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華康科技防護有限公司、義烏盛琪日用品有限公司等均有2次上黑榜。

資料顯示,2019年國內口罩行業品牌前五分別為3M、綠盾口罩、Honeywell霍尼韋爾、UVEX、Kowa三次元。不過,國內口罩生產企業仍呈現散、小、雜的特點。根據安徽省質監局2017年口罩產品抽查結果通報,目前口罩生產企業以生產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低防護等級口罩為主,加之部分低端口罩的利潤甚至只以“分”來計算,在產品同質化和惡性價格競爭的壓力之下,有些生產企業抱有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生產觀念,導致口罩質量堪憂。

抽檢不合格口罩

超兩成產自浙江

抽檢數據顯示,近五年被檢不合格口罩中有15批次產自浙江,占整體的23.44%。9批次不合格口罩產自山東,占整體的14.06%。安徽、上海、廣東、江蘇分別檢出不合格8批次、7批次、6批次、5批次,占12.50%、10.94%、9.38%、7.81%。此次疫情重災區的湖北地區,五年內抽檢出2批次不合格口罩,占整體的3.13%。


浙江口罩抽檢不合格率較高,或與該區域產能有關。企查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11日,我國內地存續在業的口罩生產企業共有4018家。其中,浙江省內有口罩生產企業889家,占全國企業數量的比例超過20%;山東省口罩生產企業數量為588家,位列全國第二位;江蘇省企業數量為436家,排名第三;河北、廣東、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北京位列其后。

全國4000多口罩生產企業

僅353家具有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

不過,此次疫情期間需求量大的醫用口罩生產商卻相對較少。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在業存續的口罩生產企業中,具有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口罩生產企業僅有353家,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湖北、江蘇和廣東等地區。這也解釋了為何疫期口罩緊缺的問題。

隨著企業復產復工的有序推進和各方企業的改線轉產,醫療口罩供給緊張問題正逐漸緩解。2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任洪斌在中央企業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中表示,近兩周的時間內,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抓重點、抓緊急”,積極投入到重要醫療物資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