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香煙一直是個矛盾體的存在:尼古丁令人上癮,但沒有被法律所禁止;煙盒上印著“吸煙有害健康”以及病變的器官,但煙草的銷量從未走低;電視臺上禁止播出煙草廣告,但華子、利群、黃鶴樓、芙蓉王的牌子日益響亮,而且高檔香煙、奢侈品香煙層出不窮,只有煙民想不到的,沒有煙草商做不到的;如今香煙的危害已經形成集體共識,控煙令、禁煙令也逐步嚴苛,比如在北京這樣的首善之區,只要有屋頂的地方就不允許吸煙;絕大多數的飯店不允許吸煙;影視作品中,不能出現吸煙的鏡頭,特別是張雨綺香煙加紅酒的鏡頭更是要絕對禁止的,畢竟,唯美的鏡頭會令青少年爭相效仿。
大概是因為煙草企業的稅收超乎想象,把每年賣出去的華子們連接起來的長度,已然能夠媲美于中國高鐵的總里程了,更關鍵的是,煙草不比毒品,它之于人類的傷害不是爆發式的,而是經年累月的,抽一根香煙僅會減少5分鐘的壽命。在如此錯綜復雜的背景之下,管理者控煙的方式只能寄希望于煙民的自制力。
平心而論,99%的煙民都是烏合之眾,多數人為了戒煙尋找替代物,如檳榔、冰糖等等,最終的結果是,香煙沒有戒掉,又染上了檳榔的毛病,而冰糖又造就了一批批的油膩中年。此外,電子煙曾被寄予厚望,不僅有潛力吞噬傳統煙草的利潤,更可能幫助人們戒掉香煙。遺憾的是,好好的一個新興行業,再次被金錢、品質、人性掐住了脖子。
千煙大戰,電子煙為什么會野蠻生長?
中國的創業者總有一種急于擠出瓶子的癲狂,碰到好的項目,資本會立即涌入,先奔跑起來,然后再尋找方向。也難怪,中國有太多速度打敗模式的案例。從最早的團購,號稱千團大戰,再到共享單車,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神車,這些行業都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的生長,而后大浪淘沙僅僅留下一兩個巨頭。同樣的輪回來到電子煙企業,他們也曾經歷野蠻生長,一副傲嬌姿態,雄心勃勃地想要從“利潤巨頭”的身上撕咬下一塊肥肉。尷尬的是,1800多家電子煙企業可能一家都留不下,煙民依舊酷愛煙草。
海外的模式常常被國內的創業者模仿,他們堅信:國外所有的模式都是錯誤的,但總有一些是有用的,電子煙同樣起源于海外。事實上,電子煙在美國的滲透率達到31%,而傳統煙草公司萬寶路入股一家新興的電子煙企業,使之擴大經營規模,快速盈利,人均年終獎135萬美元。相比于美國,中國有更大的煙草市場,加之,控煙的呼聲持續走高,電子煙在邏輯上是非常有市場的,包括煙民數量、復購頻率的評估都是相當樂觀的。基于此,資本迅速涌入該市場,其中,不乏紅杉資本等大財團的加盟。
另外,中國生產全球80%的電子煙,有非常成熟的產業鏈,在得到資本之后,創業者可以非常容易就拿到“現貨”,一些代工商甚至能提供“交鑰匙”方案,這意味著,創立一個電子煙品牌是非常容易的,最火爆的時候僅僅需要500萬就能搞定。
在2019年前后,外賣團購早已經呈現寡頭穩定趨勢,而共享單車也是一座座墳場,智能手機產業意興闌珊,使得中國資本無處可去。所以,恰逢此時,電子煙橫空出世在短時間內成為風口,也在情理之中。資本能讓任何行業野蠻生長。
奄奄一息,電子煙為什么沒流行起來?
平心而論,中國對于電子煙行業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創業環境,他們也確實經歷了令人興奮的成長期。據不完全統計,最高峰期電子煙品牌達到1800個,但遺憾的是,這些品牌僅僅半年的時間就相繼倒閉,如前文所述,比外賣、單車更慘的是,電子煙行業可能連一兩個巨頭都留不下來,整體感覺這個行業就是奄奄一息的樣子。
野蠻生長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展非常快,但只是一股虛火。不僅經營狀況會顯得混亂,而且連產品的質量標準都不明確,監管非常容易失控。
如前文所述,創造一個電子煙品牌僅僅需要500萬,含金量之低令人咋舌。一般來說,好的品牌代表好的品質,比如中華、芙蓉王、萬寶路這些品牌都是經過長期經營淬煉而成的,代表著高品質和高檔次,但新興的電子煙品牌,一來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二來有關部門也不允許電子煙在主流媒體上做廣告,雖然也叫品牌,但和煙草大佬的品牌比起來,實在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在如此廉價的品牌下,電子煙經營者自然也不會把品質放到第一位。事實上,電子煙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正在于它打著“健康”的旗號,相比于煙草帶來的漫天灰燼,電子煙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干凈”的,二手煙也不那么令人討厭,但因質量層次不齊,一些電子煙液會產生新的有害化學物,危害作用比煙草還厲害,加之,創業者抱著“賺快錢”的心態,不擇手段地營銷,精美的包裝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和女士加入煙民的行列。如此狀況直接喪失掉自己的優勢,快速倒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無論是電子煙還是傳統的香煙企業,筆者認為都應該盡快倒閉,雖然于國家稅收方面會有一些損失,但對于全面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況且,人的生命中根本不需要香煙這種東西。煙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抽第一支煙的時候,肯定是痛苦而干澀的,是自己強忍著壓力才能學會的。而抽煙時看似緩解壓力,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幻覺。與其享受煙民的煙霧繚繞,我們更應該享受自己是個“非吸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