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為確保醫療器械的質量以及臨床醫療使用的安全、有效,必須對其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非活性材料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以用于生產工藝過程的監控及最終產品的放行。因此,生物相容性評價是生物材料研究中始終貫穿的主題,也是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必須關注的問題,本文就整理了生物相容性評價中的相關要點,供大家參考。
生物相容性的評價標準
1、ISO中生物學評價標準的特點
(1)明確了醫療裝置的分類,將接觸部位分為表面接觸、體外與體內接觸、體內植入三大類;
(2)在接觸時間上將小于24h的接觸列為一時接觸,短、中期接觸時間大于24h至30天,30天以上為長期接觸;
(3)生物學評價試驗分為基本評價試驗和補充評價試驗兩大類。亞慢性、亞急性毒性試驗列入了基本評價試驗項目中,取消了熱原試驗項目;在補充評價試驗中增加了生殖與發育毒性和生物降解試驗兩個項目。
2、中國生物學評價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不同
(1)將熱原試驗列為基本評價的生物學評價試驗;
(2)將溶血試驗列為一項生物學評價試驗;
(3)將亞急性(亞慢性)毒性試驗列入補充評價部分。
試驗特點
(1)大部分體內、外生物學試驗檢測樣品用材料浸提液,用121℃生理鹽水60min浸提進行試驗;
(2)直接用材料和醫療器械植入體內,與組織、血液或體表組織、血液接觸進行試驗;
(3)大部分的體內試驗是通過外科無菌手術操作方式進行的;
(4)進行體外細胞培養,觀察樣品的細胞毒性,測定浸提液或材料對細胞溶解(細胞死亡)、抑制生長的毒性作用;
(5)致癌試驗是用不同形狀、大小、表面狀態的材料植入體內某一部位,觀察動物整個壽命期材料和醫療器械對體內潛在的致癌作用;
(6)血液相容性試驗是通過材料和醫療器械直接接觸血液,首先觀察對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的凝血作用,其次觀察血漿蛋白、血液有形成分和補體系統、細胞因子的作用;
(7)植入試驗是將生物材料和醫療器械埋入動物體內某些部位,觀察埋入不同時間材料對局部的組織病理學的改變;
(8)降解試驗是采用各種體內外方法,測定材料和醫療器械的降解程度、力學強度的變化,了解降解產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過程,評價材料對機體的有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