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文件精神,推進電梯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于8月24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召開電梯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會。山西省質監局局長張岐云出席會議并致辭。
會議研討電梯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框架組織架構,以及相關數據規范標準;研究推進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以及各地平臺數據對接匯集問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電梯或信息化工作負責人50多人參加會議。
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特種設備等7大類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這是國家首次系統提出推進追溯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2016年2月,質檢總局印發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以下簡稱頂層設計方案)再次提出明確要求:“建立生產單位、使用單位、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數據報告制度,實現特種設備質量安全信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電梯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技術基礎和保障。當前,各地質監部門在各自行政區劃內逐步構建了各自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平臺。從參會單位匯報作為電梯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子系統的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及相關信息化工作的進展情況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地電梯信息化工作已進入“深水區”,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步顯現。各地電梯信息化工作進度參差不齊、數據資源分散,有些地方建立的平臺更多的是滿足當地的監管需求,與質檢總局相關平臺的對接、與企業生產平臺對接,甚至與檢驗平臺的對接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以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為例,目前全國建立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的城市有114個,與質檢總局應急處置數據分析平臺對接的有22個城市,其中11個城市基本實現基本數據的全量上傳。對電梯生產廠家、品牌、維保單位等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存在“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規范的問題,這可能對導致電梯質量安全的追溯產生障礙。
目前,電梯及其零部件的來源更加復雜,銷售渠道和模式更加多樣,分布地域更加廣泛,涉及制造、流通、監管等各環節的單位眾多,增加了實現“追溯”的難度。對此,會議圍繞電梯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框架規劃以及數據規范標準展開了研討。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人員介紹:“全國統一的電梯廠家及產品的編碼規則爭取在年內推出。”頂層設計方案強調,“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建設全國統一標準的特種設備信息化平臺”。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人員強調,電梯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要循序漸進,基礎數據出來后,子系統需要逐步地完善。全國3000多個城市都要有在數據信息的采集指標、傳輸格式、接口規范統一的前提下建立分數據庫。電梯制造、使用、監管、檢驗等各相關方都是數據的使用者和提供者。
會上,發布國內首部《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技術規范》的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促進會的有關專家介紹了電梯應急處置綜合信息平臺數據歸集要求。與會代表還參觀了電梯物聯網安全監控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