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入局者增多,產銷量節節攀升等一系列的信號都似乎在告訴我們,國產核心零部件的春天已經來臨。雖然堅冰已破,但不可否認的是外資品牌在市場上的占有率要遠遠高于國產品牌,而要真正實現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未來的路還有很長。
事實上,雖然國產核心零部件在性能上也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是目前精度、壽命、可靠性與國外相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其中可靠性問題尤為突出,有部分企業表示,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國產核心零部件的運動穩定性和可靠性表現確實不如國外同類產品,這是不可忽視的“短板”。
也許,只有正視“傷痛”,才有可能找到最快的“痊愈”方式。那么對于國產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目前的出路在哪?
專用定制化產品的開發
中國的工業門類齊全,勞動力人口相對比較多,機器人的需求也比較多并且面比較廣,具體到一家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進行產品的布局、研發和銷售投入,反而需要企業專注于某些行業進行研發。
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國產機器人在細分市場的突破成為企業差異化競爭的方式,因此針對某個細分行業進行專用產品的研發成為企業突圍的選擇,而對于專用機器人的開發也要求核心零部件企業能夠提供專用定制化的產品。
“我們也許不是RV減速機出貨量最大的企業,但我們是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RV減速器的每個系列所有規格我們都可以供貨,并接受非標定制。”力克精密董事長陳幼禮在接受《高工機器人網》的采訪中表示。
據力克精密副總經理陶才江透露,力克精密現在基本都是按本體廠家的要求在設計生產減速機,而標準品一般是用在變位機上,因為產品型號齊全,力克精密成為國內少數能夠提供非標定制化業務的減速機企業。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產減速機的中堅力量,力克精密今年RV減速器出貨量已經突破5000臺,現有設備產能3萬臺。
在今年,英威騰針對液壓行業研發的MH800系列液壓伺服系統以及埃斯頓為沖床研發的專用EHMA系列伺服驅動器也都表明專用的伺服系統的需求正在日益凸顯。
科爾摩根總經理劉偉峰表示,從運動控制行業來看,國產控制器在通用市場也許拼不過進口品牌,但是針對某個機型,如彈簧機,根據客戶要求實現非標定制就能占據優勢。
不僅僅需要客制化的控制系統,在英威騰智控總經理張煒看來,未來決定機器人控制系統區別的主要因素在于軟件,而開放式的機器人控制系統能夠讓機器人本體企業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從而更具競爭力。
同樣認為軟件很重要的還有珞石科技,珞石科技以軟件優勢研發的可用于協作機器人的控制系統,以模塊化的特征,用軟件實現防碰撞的功能,減少了機器人企業的成本。
事實上,隨著協作機器人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逐漸增多,針對協作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布局也成為企業的重要方向。
做中國特色核心零部件
今年,中國3C市場需求爆發,小型機器人產品在中國市場特別火爆,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紛紛推出了小型機器人產品并且銷量可觀。對于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機器人的小型化就意味著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也需要小型化。
而從今年的伺服電機新品中,我們不難發現,伺服電機產品正朝著小型化的方向發展。像安川、埃斯頓、清能德創等都推出了小型伺服電機產品。
小型機器人的發展還帶來了對于驅控一體產品的需求,因為驅控一體產品以其體積小的特點更加適用于小型機器人。
眾為興產品總監楊基鵬指出,機器人一定會被大量用起來,隨著機器人用量增大,機器人在產線上的密度也會越來越大,基于這種需要,眾為興設計了驅控一體設備。
除了眾為興外,英威騰智控、配天機器人、山龍智控、華成工控等機器人企業都在積極探索驅控一體產品技術。華成工控總經理湯勇表示,驅控一體設備能夠降低客戶使用成本,減少客戶的裝配時間,提升客戶的勞動生產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高工機器人金球獎的申報中,有多家企業已經申報了驅控一體產品的評選獎項,除了上面提到的眾為興、山龍智控、華成工控,還有臺達集團、固高科技、李群等。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生產出和國外一模一樣的東西來,我們要盡量接近國際的水平,但是不能完全按照國外的產品來,因為國外的產品不一定就是適合國內應用。事實上,針對中國市場的特色,國產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完全可以創造出更“接地氣”的產品。
規模化+可靠性
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在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研發方面已經取得諸多突破,其中,國產控制器技術已接近國際水平,伺服電機已實現約50%的自主配套;諧波減速器銷量全球第二,RV減速器已經批量應用。
對于國產的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實現規模化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事實上,只有將銷量提升,才能實現盈利。
這不得不提到國產諧波減速機龍頭企業綠的,針對2017年減速機行業的缺貨現象,綠的方面表示,目前綠的的產能完全滿足整個機器人市場,為了迎合全新的機器人市場,綠的諧波還在不斷擴大產能。2017年已經開始建設50萬臺的精密諧波減速器生產基地,預計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張煒也指出,如果一家控制器企業的銷量沒有達到5000臺以上,難以形成規模效益。但是如何將銷量提高?這是目前國產控制器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在實現規模化的同時,可靠性的提升自然也是國產核心零部件企業不可忽視的。綠的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快速地發展,當然跟其產品的可靠性提升也是分不開的。
目前,綠的諧波在3家全球頂級機器人生產商的檢測中完成了2萬小時的精度壽命測試,而國際機器人精度壽命的要求為6000小時。
揚長避短:國產服務更好
“國外的減速機企業產能擴張有限,因此,面對突然增長的市場狀況,他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此外,在技術支持和服務上,國內的減速機企業明顯具有優勢,不管是在服務的響應速度,還是溝通質量上。
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表示,我們在用綠的的減速器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一些問題,但綠的重視國內機器人廠家,發貨之前在工廠內部發現問題影響出貨時,綠的會馬上派人過來查看,進行改進,并且隨著應用的推進,潤滑技術和結構設計都在不斷改進。
而對于國際減速器企業來說,雖然像哈默納科、納博特斯克等都已經開始在中國的多個城市設立售后服務點,但涉及到復雜的技術問題時還是需要和比較專業的人員進行溝通,而在這一點上,國外減速器企業明顯處于劣勢。
當然,服務優勢不僅僅是在減速機領域,在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領域,本土的企業都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