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密入口-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国产麻豆精品hdvideoss-国产麻豆精品

您好!歡迎訪問德爾塔儀器官方網站
應用解決方案

銷售熱線

0769-83110798

德爾塔郵箱

gaoshengkeji@163.com

29家智能鎖大比拼 半數指紋識別存在安全風險?
發表時間:2019-05-10 15:14:22

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火熱及其潮流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智能家居產品。相較于傳統門鎖,智能門鎖的便利性成為一種新潮流。據調查統計,截止2017年,國內智能門鎖的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智能門鎖行業跨界企業越來越多。作為智能化家居產品,機械鎖等五金企業、家電企業、互聯網科技企業、安防產品企業甚至是IT行業,都有涉足智能門鎖行業。

1.jpg

作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保障,消費者為關注的是智能門鎖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讓消費者了解市場上銷售的智能門鎖的質量和安全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含龍崗區消委會、福田區消委會)、佛山市消費者委員會,對主流的網絡平臺、線下實體店的部分智能門鎖商品開展了比較試驗。


29款樣品測試:半數存在安全風險


中消協等部門此次共測試了29款樣品并聯合發布智能門鎖比較試驗報告(文末附測試報告)。報告指出:①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存在風險;②僅12款樣品鎖舌強度鎖符合要求;③僅15款鎖能發出報警信號。半數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存在安全風險。


此次測試經過業內專家、企業代表和檢測機構討論,并召開業界意見征求會后確定了本次比較試驗方案。分別從信息技術安全、機械安全、電源電池安全方面,測試樣品鎖的各項安全性能、牢固性能、耐用性能等。


測試內容和方法依據如下標準執行:

1.GB/T 35290-2017《信息安全技術 射頻識別(RFID)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

2.GB 21556-2008 《鎖具通用安全技術條件》、JG/T 394-2012《建筑智能門鎖通用技術要求》

3.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4.GB/T 18336.2-2015《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 第2部分:安全功能組件》

5.GB/T 17618-2015《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

6.YD/T 2408-2013《移動智能終端安全能力測試方法》


信息技術安全部分測試,只有1款樣品可以被小黑盒打開


電磁錯誤注入技術(俗稱“小黑盒攻擊”)是指:當給智能門鎖施加強電磁場情況下,門鎖可以出現故障報警、系統鎖定、電路損壞等現象。前一段流傳“小黑盒秒開智能門鎖”的傳聞,為驗證此傳聞,本次比較試驗我們增加了小黑盒攻擊的測試。選取了比《電子防盜鎖標準》場強50V/m高出30倍的強力電磁場強,對29款樣品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28款樣品小黑盒攻擊后門鎖沒有打開,只有1款線上購買的、品牌標稱為“亞摩斯”的無生產企業、無產品型號標注的樣品,被小黑盒攻擊后打開。


因此,只要選擇使用正規品牌產品,對小黑盒秒開智能門鎖這件事,消費者無需恐慌。


但開鎖方式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樣品鎖的開鎖方式一般包括指紋開鎖、密碼開鎖和識別卡開鎖三種。密碼和指紋識別開鎖相比信息識別卡開鎖可靠,通過測試,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安存在風險。


此前阿里巴巴聯合眾多IoT合作伙伴計劃聯盟成員發布了《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從中國智能鎖的發展概況、市場分析、行業問題、行業標準、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對中國智能鎖行業進行了深度解讀,對行業、技術、產品以及各智能鎖上下游企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前智能鎖市場及行業雖然非?;馃?,但大多數用戶還不買賬。之所導致這種現狀的,其原因主要有這幾點:一、用戶對智能鎖的認知度不夠;二、用戶對智能鎖的穩定性、安全性及品質仍持懷疑態度;三、相對于機械鎖,智能鎖的價格過高。


其實,用戶的擔心和顧慮并不是沒有道理,反觀目前智能鎖行業的現狀,行業中部分中小廠家在安全保障、研發管理、質量管理、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缺乏經驗與管控能力,依靠低質低價沖擊市場,這對智能鎖行業的發展及應用的普及帶來巨大的影響。

智能鎖安全性問題仍需解決


《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指出,智能鎖安全性問題急需解決。


智能鎖的安全性主要表現在聯網的安全性及生物識別認證的安全性兩個方面。首先來看看聯網的安全性,眾所周知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會存在安全隱患。


而目前智能鎖聯網已是大勢所趨,所以智能鎖聯網的安全性不容忽視。但是目前所有聯網的智能產品的安全都是相對的,雖然目前大多數智能鎖企業的產品從新品到程序設計,再到網絡傳輸及密碼授權等都進行了嚴格的加密,仍防不住黑客的攻擊。但是黑客的攻擊一般都是目的性和針對性的,不會付出巨大的成本去破解一把民用鎖具。而對一般的小偷來說,他們不具備攻擊網絡的能力,所以這方面的安全性對于企業來說是必須重視的,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也不必因網絡上的各種破解傳言而恐慌。


在生物識別認證安全性方面,白皮書指出:由于指紋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可復制性,因此在安全性能上存在著一定的瑕疵,特別是不同的皮膚情況,濕度情況,指紋識別的認證效果也存在著很大不同,拒真率、認假率方面在保證安全上仍然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開始流行的人臉識別認證,由于其算法和功耗、場景應用等方面,也無法做到100%的識別準確率,提升的空間較大。在認證的速率方面,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由于在技術上的成熟性,速率較快,人臉認證速率仍然需要提升。


智能鎖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安全隱患


首先是智能鎖密碼鍵盤組件的安全風險。目前大多智能鎖均無鍵盤無遮擋,密碼存在被偷看風險;智能鎖在鍵盤表面安裝overlay,存在獲取密碼風險;此外,智能鎖上不同按鍵聲音可能不同,存在泄露密碼的風險;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智能鎖缺少主動探測的防拆機制,存在安裝物理攻擊設備竊取密碼的風險。


其次,IC卡組件的安全風險。ID卡等只判斷卡片ID號,很容易通過卡片復制,實現開鎖。而mifare 1等類似的邏輯卡,可以從市面購買讀卡器,實現復制卡片;再次是CPU卡,如果IC卡沒有安全級別認證,可通過攻擊手段實現卡片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