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shengkeji@163.com
備受關注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強制性新國標的修改和討論已基本完成,即將進入審查階段,預計會在明年7月發(fā)布。
本文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新國標的主要內容,全稱GB《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
主要內容
如下圖所示,汽車人參考列出了新國標的測試項以及對應的要求:
一共包含22個測試項目,主要分為電芯級別測試(6項)和電池包級別測試(16項)。
取消項目
和2015年的推薦性國標相比,新國標取消了所有模組級別的試驗,因為之前測試方法(采用1P5S的模組測試)并沒有代表實際產品,另外,模組也并非電池包中必須存在的形式。
針對于電芯級別測試,取消了爭議比較大針刺試驗,根據解讀,取消的理由是IEC等國際標準沒有發(fā)現針刺試驗,工信部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規(guī)定(39號令)中針刺為暫不執(zhí)行項目,以及針刺試驗與實際失效模式不相符。
但汽車人參考認為,取消針刺試驗實際上是各利益集團游說的結果,上文中的理由并沒有說服力。
首先,雖然在IEC標準里沒有針刺試驗,但在SAE J2464,UL-2580以及FreedomCAR等國際標準均有針刺試驗的描述以及相關參考。其次,當有金屬導體插入電池本體時,即“針刺”,會造成正負極直接短路,很可能會引發(fā)鋰電池的熱失控。另外,一些負責任主機廠自己的內部測試標準中有針刺試驗要求。
修改項目
除了取消項和新增項,新國標對很多項目的試驗規(guī)范都進行了修改。
其中業(yè)內爭議比較大的是電芯過充的截止條件,據悉,在該條目制定過程中,對“110% SOC、115% SOC 、120% SOC” 或“1.1倍電壓、1.2倍電壓”進行過多輪討論和表決,最終得出結論為1.1倍電壓或115 %SOC更為合理。
汽車人參考認為,在各方都無法說服對方的情況下,折中的方案可以算是中國特色。
新增項目
在新的國標中,加入了熱擴散的試驗項目要求。
汽車人參考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鋰離子電池熱擴散或者熱失控,在業(yè)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這是第一次將其寫入了強制性的國標。
需要指出,新國標里規(guī)定,在電池包發(fā)生熱失控時,汽車要提供預警信號,預留5分鐘的逃生時間。(來源:汽車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