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精品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视频-国产麻豆精品免费密入口-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国产麻豆精品hdvideoss-国产麻豆精品

您好!歡迎訪問德爾塔儀器官方網站
應用解決方案

銷售熱線

0769-83110798

德爾塔郵箱

gaoshengkeji@163.com

協作機器人正逐漸走到資本聚光燈下
發表時間:2022-03-01 15:25:23

預計智能工業機器人和工業云平臺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重要賽道,推動工業機器人品牌國產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繼資本涌入新消費、新科技之后,沉寂數年的機器人賽道再度局部升溫,大量資金正朝著工廠方向奔去,工業機器人再度成為“寵兒”。


“松山湖的機器人企業要被創投們搶光了”,這是自去年中旬以來,便在創投圈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科技創新時代,政策紅利發酵,人工智能“蠢蠢欲動”,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工業機器人渴望突破與自新。


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在“十四五”時期邁向中高端水平。


“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0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臺/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兩倍。”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2020年,國內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11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3萬套,同比增長49%,產量繼續創歷史新高。此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將達72.7億美元。


政策為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技術變革助推工業機器人品牌國產化加速,下游應用領域拓展倒逼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擴容,多重利好因素共同催化下,我國工業機器人訂單量增長趨勢確定性較大,也引起資本高度關注。《金融時報》記者根據IT桔子統計,2021年,僅在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便發生了90起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00億元,為2020年融資額的兩倍。


去年以來,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五源資本等私募機構相繼奔赴東莞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考察項目。以海柔創新為例,作為一家專注于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的公司,海柔創新在去年半年內便完成3輪融資:2021年3月,完成億元B+輪融資,五源資本領投,源碼資本、華登國際跟投;5月,完成C輪融資,五源資本領投,紅杉中國和源碼資本等跟投;9月,獲得超兩億美元的D輪投資,投資陣容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美團、字節跳動等產業資本也不甘落后,陸續“帶資進組”。其中,美團戰投2021年在機器人賽道共有5次投資,其中兩次都投給了梅卡曼德機器人,該公司在短短五年內成長為全球AI+工業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發展最快、落地應用最多的公司之一。近兩年,字節跳動也多次出手機器人賽道,迦智科技、思靈機器人、Syrius炬星等工業機器人公司背后投資方均出現字節跳動身影。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協作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正逐漸走到資本聚光燈下。有數據統計,工業機器人領域獲投企業前三大細分品類分別是移動機器人占29%、機器人軟硬件供應商占23%、協作機器人占16%。


市場觀點認為,現階段機器人并非要完全取代人類,而是從人類手里接過重復性的工作,讓人類專注于決策和判斷。移動機器人主要做的是基礎性工作,是對搬運方式的革新,柔性化和智能化程度很低,并不能真正滿足現代工業生產的需求。


在工業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動化的過程中,協作機器人的崛起是一種必然,人機交互已不再是單純的“機器+人”的物理交互,而是要邁向新的共融模式。


中商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結合5G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和AI技術,未來工業機器人將實現更多的功能,工業云將更全面地服務實體經濟,助推工業機器人朝智能化、網聯化方向進一步轉型升級。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協作機器人正是中國彎道超車的突破口。眾所周知,在傳統工業機器人領域,來自日本和歐洲的“四大家族”:ABB、發那科、安川電機和庫卡的出貨量,占據全球出貨量的一半。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產替代的方式往往來源于通過并購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或較為被動的受益于下游制造業升級。但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因為是一個相對新興的領域,其需要的是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智能執行等技術上的創新,這方面國內實力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0年9月發布的《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試點示范,進一步強化了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政策支持。


智能制造時代已來。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可借助優惠產業政策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科研人員和技術引進,協同行業內企業或公共研發平臺,布局前瞻性技術和下一代機器人技術,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預計智能工業機器人和工業云平臺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重要賽道,推動工業機器人品牌國產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在上述報告中提到。